中文/ENGLISH

你当前的位置: > 要闻 >

长江新城方舱医院斩获第十四届美国国际设计大奖 (IDA)灾难性移动建筑铜奖

来源:主页 发布时间:2021-03-10 11:26

​美国国际设计大奖IDA(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国际设计大奖之一,2007年创办于美国加州,倡导设计的可持续性、科学性、智能性,评选条件严格,该奖项设置覆盖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平面设计等五个门类。致力于引起人们对全球设计的反传统、概念化和创造力出色的作品的关注。旨在奖励和推广国际设计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创造者,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掘建筑,室内,产品,平面和时尚设计方面的新兴人才。

第十四届美国国际设计大奖(IDA)灾难性移动建筑铜奖——长江新城方舱医院

项目名称:长江新城方舱医院        项目类别:灾难性移动建筑        项目地点:湖北,武汉        建成时间:2020年 

 联创战疫,设计驰援武汉最大方舱——5天突击3500张床位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
“不出门”成为多数国人共同坚守和奋战的方式

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是白衣天使
却全力冲锋,逆行而上
他们不是军旅中人
却不舍昼夜,奋战“疫”线

10小时完成方案
5天建成
3500张床位

带着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
只为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抢占更多生机
他们便是奋战在武汉方舱医院一线的联创人

 

长江新城方舱医院鸟瞰图


长江新城方舱医院是武汉市目前最大的方舱医院,因为决策快、建造快,收治病人多,阻击疫情任务重,而被人们称为一夜筑城。

 

 

一群冲刺在“疫”线的设计师

 

此刻的武汉,正在经历着坚苦卓绝的战役。
数万医护者与病人经历的是一场生死之战,与此同时,城市垃圾清运系统正承受着医用垃圾成倍增长的负重;物流运输系统拼尽全力保障着市民生活必需品的调运;省内外金融系统正在竭尽全力为武汉抗击疫情筹集资金;大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后,面对着庞大而繁琐的排查与扶困;每个武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为这场战役付出。

 

生于斯长于斯,面对严峻形势,联创人“疫”不容辞!
联创设计集团华中区域中心立足湖北,深耕华中地区; 武汉地区共有员工近千名。自2月14日接到上级政府指示,联创设计武汉新锐公司作为长江新城方舱医院项目的总设计单位,极速响应,迅速抽调公司30多名精兵强将,全力投入设计工程,与武汉并肩作战,汇聚起一股强劲的抗疫热流。

 

研讨方案设计

 

尊重专业——防疫一线医生手绘设计图

 

谈及此次设计任务,联创设计集团副总裁、华中区域中心联席总经理段飞博士直言“挑战太多”, 不仅要考虑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舒适感,还要强调医疗的专业性。此次承接的设计任务是传染病类的医院,同时又要将旧仓库进行改造,虽然联创设计武汉新锐曾有过多次医院以及大型文化场馆设计经验,但从结构到空气流通等环节上,难度要比普通的场馆改造高很多。

 

 “我们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赶到红桥村工业园场踏勘,看到现场便已经知道这次方舱的设计任务,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说将是一次艰巨的挑战。这所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位于一处工业园区,按照计划,我们将把原有的临时厂房改造出20个舱位,每个舱位面积1188平方米,共计3000张床位。五天内完工的要求,意味着真正留给设计师的时间只有一个通宵,而后便是连续改图与施工环节的相互交错。”深夜,电话那头段飞的声音隔着口罩,闷闷得传递过来,话语间,听得出他疲惫却又亢奋的情绪,每一个数据清楚又明晰的一一阐述。

 

手绘图:武汉市一医院呼吸三病区副主任医师 刘沛

 

面对设计工程在时间周期与专业方面的极大挑战,设计团队反复请教卫健委专家,根据医疗专业标准对设计方案做出不断调整,同时也在一线医护人员中汲取宝贵建议。这些医护人员都是从实战中得出经验,尤其是医护人员更换防护装备的房间设计,防疫一线的医生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通过手绘图纸传给段飞,为方舱医院的防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保障。
 

与医疗团队现场沟通

 

敬畏之心——反复校正设计稿

 

时间紧迫,随着时间推进,后期工程节奏也在逐渐加速,现场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遇到问题,设计师们都会不分昼夜的赶到施工现场,仔细核查,对着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调整,逐一排难。

 

联创设计集团副总裁、华中区域中心联席总经理段飞博士现场汇报

 

段飞说:“我已经记不清出了多少稿设计图纸,都是一边出设计,一边施工,一边调整,确保满足方舱医院的标准和需求,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

 

改稿讨论

探讨方案细节

 

2月15日晚上,当整个设计团队在如火如荼的赶工之时,上级领导又下达了新任务,在园区内再改建一个大型方舱,这是一个可容纳460多张床位的方舱,其结构与其他20个方舱完全不同,设计难度再次加码。

 

时间就是生命,设计师们即刻联系卫健委专家组,通宵达旦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施工团队随即按照图纸展开施工。为了精益求精,直至2月18日,武汉新锐的设计团队仍在各个施工队伍中了解情况,及时校正细节。

 

方舱医院室内

 

迎难而上的联创人——若有战,召必回!

 

这是一场医务、警务、政务多方参与的大战役,设计师改图的速度直接关系到建造成本。从接到任务、项目选址、现场踏勘、规划设计,前后仅用了10个小时!而整个工程的计划工期只有5天!

 

面对压力与挑战,联创的设计师们与时间赛跑,以图为盾,以笔为枪,以毅战疫,用责任和担当坚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五天里,我们见证了方舱医院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记录下这些“设计战士”的心路历程。

 

“方舱,注定是设计师的一场战役”

 
 

对于一个拥有近600多位设计师的综合性设计企业,换做平常,接到一项复杂的改造项目时,如果在如此苛刻的时间条件要求下,也不过是一声令下的事情。但在全国抗击疫情的时刻,关键难点在于,受封城影响,现在大量的设计师不在武汉市,而且并不具备办公的条件。正由于是特殊时期,我们尽可能的动员在武汉的所有设计师,满足有车的、年轻的以及家里没有后顾之忧的设计师,将作为参与本次设计任务的条件,能召回的设计师本来就不多,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就更少了。虽然人员的抽调有些困难,但除了筛选这些人员外,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设计师自愿请战到此次的设计任务中,最终我们有近40位设计人员参与了本次项目,其中设备部参与的设计师就有十余人。

——武汉新锐公司副总经理 冯海龙

 

 

“方舱早一分钟建成,就能让病人少受一分钟的罪”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接过的最急的项目,急到什么程度呢,手机不敢离开手,最忙时满屏信息闪动,大到催图纸、挖土方、集装箱吊运,小到路面出现大水坑无法通车,都会反馈到我这里,我再去找相应的责任方沟通。在这个现场,我不仅是设计师,还是个大工头,这么说吧,在这个项目上负责的领导,市委书记以下人员都催过我,要我快点再快一点,然而我的心里也一直有个声音在跟我自己说:你得快点!快一个分钟,能早住进来一个病人!

——武汉新锐公司副总建筑师 赵攀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角力”

 
 

这次设计任务真的很有压力,虽然平时大家觉得我是“武汉户外运动圈的铁人”,通宵达旦两三天也依然精神抖擞。但受疫情影响,武汉市的餐饮和外卖服务统统关闭,我们在单位每天只好靠老干妈配泡面来应付体力。为了跑在时间前面,有时会过于专注,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也想不起喝几口水。在中间可以放松时,整个人的状态就是恍恍惚惚。但只要听到手机一响,短信一来,我们就一头扎在图纸里,有了百分百的精神投入,因为我们做的不止是一张苍白的设计图纸,建一所冰冷的房子,我们是为整个武汉的百姓们抢建一座生命方舟!

——武汉新锐公司方案主创 胡哲

 

 

“我不是英雄,但是我想尽点绵薄之力”

 
 

在家里就一直很想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当接到任务后,我第一时间就和爱人沟通,她不仅支持,更当即表态要陪我一起到现场,也为国家尽献绵薄之力。说实话,我很感动,但是也很担心她的安全,再三考虑,我带她去公司开了一次讨论会,并没有去施工现场。毕竟,家人是我的盔甲也是我的软肋。

——武汉新锐公司项目设计师 张露

 

 

“希望所有不好的疫情消息,早日烟消云散”

 
 

对于我来说,每天新闻播报的疑似、确诊、还是死亡病例,不是一串纯粹的数字,我们背后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原本幸福、健康的家庭,此刻的我只想解决一个问题:贡献我的力量,帮助到我们武汉生病的老百姓们有地方可住,让手机里那些悲剧新闻统统滚蛋!

——武汉新锐公司暖通室技术总监 史建萌

 

 

我们无法用太多的言语一一记录下每一位设计师,他们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他们电脑前的背影、场地上的忙碌、趴在桌上眯着眼的疲倦;在这场设计战“疫”中,联创武汉新锐突击队还有很多勇于奉献的小伙伴:时刻认真做战地笔记的设计师陈新鹏;笑言不负2019年优秀员工称号的机电事业部电气室技术副总监杨明;不放过每一个方舱顶梁加固工程的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飞;14号起就驻扎现场负责水电系统的公司副总工程师陈伟……英雄亦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每一位用设计投身战疫的联创人,当战斗的指令发出,冲锋的号角吹响,便义无反顾、永不言退。正如机电事业部电气室资深项目设计师延杰所说:“我们终将会取得胜利,因为武汉是我家!”

 

 

每个人都在坚守,每个人都在拼搏。这些天,武汉人互相说着的、听着最多的就是四个字:武汉加油!抗击疫情,联创人用“排除万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用设计创造价值”的使命感,与国家共同并肩,战在“疫”线。

 

武汉,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一个个平凡的人绽放出英雄的光芒

因设计之名,方舱即是我们的战场
助力防疫之战,联创人定当全力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