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你当前的位置: > 创意嘉年华 > 工程设计 >

在巴基斯坦内陆沙漠建起300兆瓦光伏电站 缺电国家燃起24小时不断电憧憬

来源:主页 发布时间:2016-09-14 16:56

  

 

  记者探访武汉设计企业在巴工程位置示意图

  

 

  卡拉奇深水港项目施工现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供图

  

 

  3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工地上,中国工人指导巴基斯坦工人安装光伏板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斯兰堡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现场,航站楼外立面已施工完毕 特派记者刘智宇 摄

  (长江日报特派巴基斯坦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齐郑 宋文健 程超编者按:7月起,参与“‘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跨国探访”活动的长江日报记者陆续前往13个国家采访。今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特派记者的报道,给读者讲述发生在这些国家的“中国故事”“武汉故事”。首期报道,聚焦巴基斯坦。这里有3家武汉设计单位建有工程,记者聚焦的,是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发电项目。

  每日16时许,旁遮普省真纳工业园内,都有不少巴籍警察、工人,如同潮汐一般涌入中国一冶承建的300兆瓦光伏项目一期工地。他们并非去工作,而是去光伏区内的清真寺礼拜。

  我眼前的这座清真寺,一层楼高,面积百余平方米,伊斯兰风格的椭圆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严肃穆。

  1年前,在项目场地内发现这座孤岛一般的清真寺时,是否拆除,令项目经理陈峰犹豫不决。业主方明确告知,可以拆,巴籍工人也未请愿保留。最终,光伏陈峰一锤定音:调整施工方案,留下清真寺!

  这个决定意味着,施工方案均要重新修改、报批,光伏布阵及发电效率也需重新测算,费工费时。对于大家的不解,陈峰回应:“要尊重当地文化。”

  工地上的巴籍员工阿卜杜勒·加法尔说,中国项目给他和同胞们带来收入,他们却并不单单将中国人看作老板,留下清真寺这件事,让他们将中国人视作兄弟。

  尊重更体现在对巴籍员工的培训上。在巴基斯坦各个中方项目中,与巴籍年轻员工交流,我一次次目睹他们谈及自身技术精进时,脸上洋溢的兴奋与满足。

  在卡拉奇深水港项目,电气工程师艾山·伊克巴尔说,去年12月,中交二航局将他和5名巴籍同事带到武汉,进行了1个月的技术培训。“眼界开阔了很多,技术提升很快”。现在,29岁的他已经是深水港项目上为数不多的能独当一面的巴籍员工。

  伊斯兰堡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中,六成以上来自巴基斯坦本国。机电工程师阿迪夫·穆尼尔谈起他在项目上的中国老师刘春明、张新伟,充满感激:“刘老师带了我2年,张老师带了我1年,一点保留都没有,知道的技术全部教给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访中,中方项目负责人不断提到这句古话。

  “巴基斯坦比中国落后、艰苦,这正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陈峰说,中国人来了,给巴基斯坦人带来工作机会和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中国人走了,希望能为巴基斯坦留下一大批技术工人,这才是对巴基斯坦最大的尊重。

  特派巴基斯坦记者刘智宇

  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的克里斯坦沙漠,飞沙走石,土地贫瘠。

  这片年日照达3000小时的沙漠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总承包的300兆瓦光伏电站在10个月内建成,6月8日并网发电。中国速度让深陷电力危机中的巴基斯坦人,燃起对光明的憧憬。

  7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现场,亲眼目睹了在这个缺电的内陆国,中国人所创造的奇迹。

  一个缺电的国度,首都每天停电4小时

  拉合尔,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省会,全国第二大城市,文化和艺术中心。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最富裕的省。中国一冶巴基斯坦分公司坐落于拉合尔的高端别墅区内。7月26日,记者抵达现场时,41岁的巴籍财务人员菲亚兹·阿里正在算财务报表。眼前突然一暗,白炽灯“瞎”了,空调也罢了工。

  阿里和他的10余位同事却气定神闲,手指敲击键盘的节奏没有丝毫停顿。室外36℃的热浪渐渐透进办公室,他们偶尔抬手擦擦额上的汗。

  工作间隙,阿里对记者说,巴基斯坦电力紧缺,供电部门限电措施严格,即便在分公司所在的高端别墅区,也时常停电。“白天几乎每隔1小时就会停一次电,一停就是1小时。在偏远农村地区,电力更加紧张,一个白天,顶多供应3至4小时电力。”他说,为保障办公需求,分公司购置了不间断供电系统,优先保证办公电脑用电。

  在首都伊斯兰堡,商场、酒店甚至机场也一样常常停电,发电机是商家标配。

  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目前每天的发电量约为1.2万兆瓦,而国内的需求总量约为1.6万兆瓦,缺口4000兆瓦。巴基斯坦各城市,首都伊斯兰堡每天停电4小时、拉合尔6小时、拉瓦尔品第6小时、白沙瓦7小时、木耳坦7小时;农村地区普遍每天停电10小时以上。

  沙漠中的光伏板,孕育着希望

  在距离拉合尔8小时车程之外的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沙漠地带,正孕育着缓解电力危机的希望。

  这里是世界上太阳能辐照最高的地区之一,年日照达3000小时,非常适合光伏项目。

  7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这里的真纳工业园项目基地看到,天空万里无云,6平方公里范围内,光伏板反射着阳光,一望无际。

  风沙多,植被少,既有50℃的高温,又有倾盆暴雨;安全形势不佳,工作生活需要武装警察24小时安保;巴基斯坦熟练技工缺乏,斋月时间长,工作效率不高……

  “光伏难,难于上青天!”中国一冶集团海外公司巴基斯坦光伏项目经理陈峰告诉记者,2015年5月,带着前3个月50兆瓦并网发电的项目任务来到这片沙漠时,上述难点一一摆在面前。

  项目总工程师龚晓斌介绍,为浇筑光伏板的混凝土基桩,需要在地面打孔。进场头一个星期,打孔一度成为施工的瓶颈。

  施工人员发现,由于土质沙化严重,常出现一边打孔,孔洞砂砾一边坍塌的情况。打出的孔洞有40%至50%的塌孔率。

  项目部召集技术人员紧急攻坚,几天后研发出“注水式施挖钻孔”方法:在普通钻孔上加装注水枪,钻头一边钻孔,水枪一边喷水,喷出的水顺着旋转的钻头浸透到沙土层中,扩散半径可达周边1米。被水浸润的沙土经过夯实,一个个牢固的钻孔得以成型,塌孔率降至5%以下。

  总有一天,我们能过上不断电的好日子

  项目经理陈峰望着沙漠,向记者回忆了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一幕。

  “断路器合位!”6月8日下午4时36分,随着项目技术人员一声指令,132千伏试电冲击发出“嗡”的一阵长鸣,中国一冶的员工们紧张地注视着屏幕上的各项参数——一切正常。

  欢呼声传来,在场的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委员会负责人与中国一冶建设者相拥握手。

  这一刻,中国一冶承建的巴基斯坦300兆瓦光伏电站工程全面受电并网,工程建设仅用了10个月。

  近日,业主方中兴能源驻巴基斯坦项目部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从工程验收情况看,该电站的质量优于国内现有光伏电站,最初50兆瓦,用时80多天即告完成,更是创造了世界速度。

  他说,目前电站尚处于试运行状态,但已对周边巴哈瓦尔布尔、木尔坦等城市的电力改善发挥了作用。待正式发电后,其年发电量将达4.8亿度,可解决当地20万个中等家庭日常用电。

  巴籍员工伊纳穆拉·汗在中国一冶巴基斯坦分公司工作已有8年。1年前,他随项目部来到巴哈瓦尔布尔,负责机械设备检修工作。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也来到巴哈瓦尔布尔,在城里租了一间公寓。刚搬来时,家里每天至少停电12小时,经常半夜两三点停电,一家人热得睡不着。

  他说,随着3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如今供电状况改善了不少,巴哈瓦尔布尔每天停电时间减少了约4小时。

  “我和中国兄弟一起,为缓解巴基斯坦人民的用电难工作,我感到很自豪。”伊纳穆拉·汗说,眼下,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随着供电项目越来越多,总有一天,我们能过上24小时不断电的好日子。”

  访谈

  早年曾在武钢实习 最爱大美东湖

  伊斯兰堡学者:

  相信能复制中国奇迹

  回想与伊斯兰堡国立科技大学副教授泽米尔·阿万预约采访的情景,长江日报记者仍忍俊不禁。

  当时,记者添加了他的微信号,并发去一长串英文预约请求。不一会,对话框有了回复,出乎意料的,居然是4个汉字——热烈欢迎。

  在伊斯兰堡国立科技大学社会与人文科学学院见到阿万本人,记者的吃惊再度升级。老人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

  1980年,作为较早一批赴中国交流的留学生,18岁的阿万在上海大学机械专业就读,此后多年,他一直往返于中巴两国间,从事学习交流活动,2010年开始,他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担任参赞,负责中巴两国科技交流与合作。

  阿万说,自己4个儿子中,老大在天津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老二在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习机械工程专业。

  得知记者来自武汉,阿万立即来了兴致:“你知道吗?我和武汉也有很深的渊源。”

  他介绍,1983年,作为上海大学大三学生,他曾赴武钢短暂实习数月,跟随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学了不少机械设计、维修知识,更对武汉的风景记忆深刻。“东湖真是太美了,比西湖还要美。”他说,由于工作关系,他先后多次到武汉,每次都会去东湖边观光游玩,每每听说朋友要去武汉,东湖就是旅游清单上必定推荐的景点之一。

  说着,他拿出手机,在记者眼前翻起了微信朋友圈。“我的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中国朋友,有不少是湖北的。”他说,最近,朋友圈里一位湖北朋友还邀请他到武汉参加一个农业科技论坛。

  谈起“一带一路”,阿万说,从中国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好把“一带一路”连接起来,枢纽作用明显。

  “中巴经济走廊一旦成功,将成为一个样本。”阿万说,自己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他相信,在中国帮助下,巴基斯坦也将复制中国的发展奇迹。

  特派巴基斯坦记者刘智宇

  与英国标准屡屡碰撞

  中方负责人:

  中国标准正在被认可

  1757年,巴基斯坦成为英国殖民地,直到约200年后的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才成立。

  迄今,英式法律和英式标准依然主导着社会的运转。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在承建卡拉奇深水港项目过程中,不断面临中国标准与英国标准的博弈。施工过程中,英国标准的适用难、施工难,一直是一大瓶颈。

  项目经理李昕举例说,码头打桩用的钢筋笼,长约30米,英标设计方案中,要求钢筋之间采用钢丝绑扎连接。“只有几句概念性的施工介绍,根本没有具体的施工方法。最初,施工人员按英标尝试,然而,这种作业方法费工费时,还大幅增加了钢筋笼自重,制成的钢筋笼极易弯折,浇筑混凝土后质量缺陷明显。

  采用中国标准,业主方卡拉奇港务局不答应;采用英国标准,设计方又无法给出可靠的施工方法。项目陷入僵局。李昕带着技术人员摸索创新,1个月后,创造性地拿出了“套筒”施工方法——在钢筋与钢筋之间采用钢制套筒连接,既避免了电焊,又大大减轻了钢筋笼自重。

  这套方案得到业主方、设计方的双重审核,工期大大缩短。

  无独有偶,在伊斯兰堡新国际机场施工中,承建方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也屡屡因英国标准挠头。

  项目经理陈凡玉告诉记者,施工中,业主方和监理方只认欧美国家的材料设备,同样质量标准,甚至质量标准更为优越的中国材料、设备,会被无情拒绝,造价上涨不说,工期也大大拖延。

  陈凡玉说,项目部选择了主动出击——他们没有全盘从欧美国家市场采购材料和设备,而是尽可能地从中国市场寻找符合英国标准的材料和设备,将相关的技术参数、测试报告和样品实物严格报审,最终用中国产品的高品质说服业主和监理,成功地将众多高品质的中国材料和设备应用到航站楼项目中。

  在施工现场,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航站楼施工使用的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均是中国品牌,航站楼玻璃幕墙全部来自中国。

  “中国标准并不比英国标准差,希望在未来,中国标准能被世界认可。”李昕说,随着中国项目走向世界舞台,与英国标准的交锋将越来越多,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标准要想被世界认可,需要施工技术上的取长补短,更需要中国企业之间的抱团推动。特派巴基斯坦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齐郑 宋文健 程超

  相关新闻>>>

  中铁大桥局与30家分包商“抱团出海”

  收获十余个

  “一带一路”国家项目

  本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张静 丁傲岸)昨日,在汉举行的中铁大桥局全国优秀供应商表彰大会暨展览会上透露,中铁大桥局与30家分包商“抱团出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了10余个工程项目。

  作为“建桥国家队”,60年来,中铁大桥局在国内外建造了2000多座各类型桥梁。全国有3000多家分包商为其提供劳务、材料和设备,这些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其中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企业占大部分。

  中铁大桥局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的10余个项目,包括正在建设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揽的最大桥梁项目——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已经通车的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坦桑尼亚尼雷尔大桥,以及赞比亚芒古至卡拉博公路上的众多桥梁。此外,目前正在跟踪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孟加拉国轻轨、坦桑尼亚水厂、孟加拉国孟中友谊八桥等项目。

  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表示,“走出去”就要按国际市场的规矩办,适应外国监理公司和国外业主的严苛要求,其中包括过材料关,即便是一颗高强度螺栓也要保证高质量。与优秀供应商“抱团出海”,有利于降本提质增效。

  众多民营企业成为中铁大桥局的战略合伙人。武汉卡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向华介绍,公司主要提供钢梁精确定位及顶推设备,2007年成为大桥局供应商,为帕德玛大桥提供防护桩的液压支撑设备,收获了300万元的采购订单。中铁大桥局是他们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因为质量和信誉,他们每年收获的采购量达2000万元左右,占到该公司全年订单量的30%。

  中铁大桥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推行集中采购,建立供应商准入机制,保障质量,对履约能力差的直接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