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你当前的位置: > 创意城市人 > 老城·新生 >

CECP活动回顾:用创意保护文化遗产,与荷兰志愿者一起逛武汉

来源:CECP中国濒危文化保护者 发布时间:2017-10-20 10:01

 

前言

九月二十八日,我们与荷兰志愿者Esther一起逛了于汉商晴川艺术馆举办的《大城根脉》艺术展,期间有摄影作品原创者麻建雄老师以及武汉老建筑故事行家万老师讲解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杨老师代为翻译;接着一行人浩浩荡荡行走江汉路,领略了圣教书局、俄国东正教堂、上海路天主教堂、江汉关现代氛围与历史感交融的风采,目睹了鄱阳街、洞庭街、汉口租界地、黎黄陂路的新旧风貌;傍晚时分聚集大梦电影部落,Esther就“创意保护文化遗产”主题与我们进行了相关分享。

 

东亭

 

    

“省话小吃家常菜馆”

 

东亭:武汉住着一半文人的地方

曾被称为武汉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没有之一。

东亭地铁站旁的“武汉电视机厂”,便是被列为“武汉工业遗迹”的二十七座遗迹之一,可住在周遭的人一般熟视无睹,而对于非武汉人,对其中的历史更是一无所知。武汉电视机厂的电视品牌取名“莺歌”。源自毛主席的著名词《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的名句——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音响品牌,名为燕舞,“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只可惜,时代变化的太快,当年的莺歌燕舞现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无人问津的所谓“危楼”。

黄鹂路,翠柳路,源自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路上有处于拆除期的这一代仅剩的唯一自然村——黄谌家湾,顾名思义,在这一带,黄姓和谌姓是大户。在这自然村的附近,还有一个没有标牌的绝密机构——人民银行的金库,其中神秘往事不得而知。

 

摄影展·大城根脉

 

“保寿桥遗址”

 

“武汉三镇1840以前的‘古建筑’仅剩七处,汉口仅有的一处为保寿桥。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旅汉山峡烟帮集资在原玉带河上玉麟桥处修建石桥,宽一丈,长两丈,南北走向。过桥至汉口城堡循礼门处可达后湖。2016年中山大道银丰片旧城改造大片拆除,古桥显露峥嵘,为原玉带河上30多座桥梁仅存的一座,现汉口最古老的地面文物。河水曾在桥下流淌,历史曾在桥上走过,承载着多少城市记忆,似可触摸。”

 

“汉正街大泉隆巷”

 

“明伦街王师傅理发店”

 

“昙华林徐源泉公馆”

 

“徐源泉公馆位于昙华林141号,现存三栋建筑,甲栋为法国别墅风格双层建筑,立面对称,居中主入口有爱奥尼柱式门廊,廊顶为二楼阳台。乙栋为中式风格单层建筑,丙栋为中式砖混结构庭堂建筑,半山有琉璃瓦六角亭。“文革”前为武汉军区胜利文工团用房,现为武警医院家属住房,故保存较好。人去楼空,昙花一现,但老式建筑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息。”

 

“麻建雄老师讲解摄影作品背后故事”

 

“万老师在讲解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

 

除视频外,摄影不失为记录时代的一件好工具。于我们而言,能参加麻老师的这次摄影展,实为意外之喜。似乎黑白照片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看到照片的刹那,心里好像就展开了一段莫须有的想象,这段想象里,必会出现照片里的人照片里的景物,以及照片予以我们大脑神经的第一感受。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某段历史某个时刻的照片,恐怕那些建筑那条街巷那些可爱的人只存在于亲历者亲见者的心里眼里,而我们这些后辈晚生,怕是连听及的机会都没有。

 

“摄影展合影”
 

 

江汉路·人文行走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江汉关”

 

“江汉关大楼,位于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交汇处,东南临长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核心建筑。”

 

“巴公房子”

 

巴公房子于1910年建成,主人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戚,“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兄弟。它是汉口最早的公寓式建筑,位于汉口鄱阳街与洞庭街交接处,也是一栋红色封闭式四层建筑,地下一层,地面上三层,现此楼为旧城改造项目之一,原住民基本腾退一空。

楼内的木质楼梯,看上去颇有穿越之感,踩上去有轻响,百年前的光景犹待想象。

 

“黎黄陂路”

 

距离上次行走此路已有三个月之久,与当日相同的是,这里来往拍照留念的人依旧络绎不绝,与当日不同的是,一些建筑已改当日模样,进入了不同的行当。

 

畅想·文化与创意

 

在大梦电影部落里,Esther与我们分享了她在自己的国家关于用创意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例子。

 

 

在此次分享会中杨帆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参加北京设计周活动的经历,其中他提及,在老北京胡同里,出现了不少创意小店,如咖啡馆,书吧等。这在国内是一种常见的既保护文化遗产又能维护当地居民小资生活的方式。他点明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政府有较强的主导性,而在欧洲国家、美国等地,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依靠于民间驱动,政府除了法律外的干预较少。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决策者要有长远的目光,在城市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城市如何更现代化发展,也要顾及存在于该城市的有历史有价值的景物等不受破坏。

 

 

 

CECP活动回顾“成员感悟”

 

 

彭瑾:“非常有趣的一天 ”

 

汉口租界是个神奇的地方,今年来了好多次,每次都是和不同的组织一起遇到了好多有趣不同背景的人们,但都是热心的文化遗产爱好者保护者。这次参加CECP中国濒危文化保护者举办的扫街+中欧文化遗产保护分享活动,下午去看麻建雄老师的摄影展碰到老师本人亲自讲解,巧遇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侯老师很久没见,非常亲切。

下午有幸由收藏家万老师带队到租界的街街巷巷探访,进入一座正在进行文创开发的遗产建筑内部参观,非常的棒,据说未来租界内的大部分保护建筑都将进行保护性开发,汉口租界片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成体系,更多人文气质,又有得地方玩,非常期待!

交流会在大梦,做分享的荷兰小姐姐和CECP的志愿者们非常赞,看着大家无障碍英语交流,学好英语真心很重要。

讲真,武汉different everyday不是戏言,除了现代化的大拆大建外,我看到一种抢救的力量正在与拆建速度赛跑,这背后凝结着许多人的努力,那些来自民间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以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一种保护文脉的信念,做了许许多多大家看不到的艰辛工作,即使有那么多的困难要突破,但依然在这些力量的坚持推动下,促使有关方面改变主意,放弃一部分GDP,抢救保护了许多历史建筑,向你们致敬!

越了解武汉,越热爱这土地,非常有人味的城市,文脉延续,任重道远。

 

程慧敏:“门外邂逅你,入门随修行”

 

我作为整个活动的受益者,非常感谢杨老师、万老师和茬子大哥的热情讲解!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知识、快乐和友谊,激发了我更深入了解各种人文历史的兴趣,也让我对待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此,我以一个文化遗产保护门外汉的身份,分享在大“拆”当道的当下,我对待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觉悟。

这次人文行走的骑行之旅,我们来到了占据武汉文人墨客大半壁江山的黄鹂路、翠柳路。巧合,四五年前那一带我曾经常去,仍记得原来的自然村的面貌。这次故地重游,自然村已经拆迁了大半。其实,我本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这么具有高雅气息的地理位置,却有破落蔽塞的民宅夹杂其间,怎么看都觉得“不雅”。但是这次骑行我转变了想法。

茬子哥介绍说过去这一带不仅住着身份地位较高的政要和文人,也住着收入微薄文化层次低的最底层劳动力人群;这里既有高端消费场所,也有为了生计与城管打游击的小摊小贩;但是这里治安文明社区管理健全,一派和谐。如今,这里的自然村落即将消失---显然,富贵者会入住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治安严密的新小区;原来在此有房产的普通家庭也可以入住宽敞明亮、干净现代的新楼盘;而那些曾在这里流汗卖力做着稀缺手工或体力劳动的流动人口则只能寻找新的栖息地。

我不由得想起了〇城,最近两年那座城市为了提升市容市貌和所谓的企业转型升级,把拆迁城中村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并对拆迁之迅速引以为傲。〇城本是一个以依靠大量外来人口生产小商品闻名遐迩的海滨城市,早已自然形成了非常灵活而完善的小商品上下游产业链,可想而知,这种拆迁转移对当地微小企业相互依存的产业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事实上,〇城近几年的外来人口锐减几十万,用工荒与企业外迁、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地消费能力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自然也大打折扣。

近代中国历经了封闭落后遭霸凌挨打的屈辱,似乎因此更明白“不破不立”的道理;当前互联网时代的日新月异更催生了大众速食主义、喜新厌旧的消费心态;旧的、破的要拆,没有可观经济效益又占据黄金地段的更要拆,不拆就是抱残守缺、冥顽不灵---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贴标签式唯利是图的认知下,全国各地大“拆”当道。可是,君不见,鳞次栉比的钢筋混泥土方盒子再也不会带给你从风雨侵蚀的斑驳砖瓦间获得的出神想象;君不见,高端伟岸寸土寸金的商务大楼把你过去赚得盆盈钵满小富即安的小作坊永远挤出了游戏场;君不见,走遍大街小巷高墙厚壁想再一睹天马行空的涂鸦是多么难得的遇见;君不见,连锁店里怎么也吃不出你寻寻觅觅的那款小店美食的味道;君不见,那人那时那物那地儿不在了,越来越多的真人真事听起来只像是虚无缥缈的传说......

有人的地方才会产生交互、流动与融合,由此才形成生活文化,这是一个自然的积淀过程,绝非人为规划一蹴而就的事。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拆迁将会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分离、产业链条的割裂和生活文化的隔阂,这种影响是对自然和谐、公平可及的原生态生活偷梁换柱式的破坏。想到这些令我恍然大悟,我为我过去只看城市表面的整齐划一干净整洁道路宽阔而脸红,从此我更愿意用心去体会市井百态的平常中蕴含的生活真滋味,我也由此理解了土著居民和一批先知者捍卫家园、保护遗产遗迹的情怀。

建筑、物品、工艺、节日、风俗等都是生活文化的不同载体,由此推而广之,保护各类文化遗产的朴素意义,无他,唯回归生活的本源、保持生态多样性、记忆的依托、历史的参照、精神的传承尔。愿更多的人从此与我一样,净化浮躁的心,用一颗热情虔诚的心,在参与了解、守护和宣传文化遗产的行动中,领略精彩生活真滋味。

 

茬子:“一起人文行走了解汉口老建筑随感”

 

一、线路安排很有特色,特别是两处非常小众的展览,还有保护得不错,将来也不会拆除的江汉村和洞庭村。

二、通过两个展览了解到,有情怀,坚持情怀,记录和保护濒危物质文化的人还真不少,其中不乏舍得愿意为之倾情投入的有担当的企业华发集团、企业家个人麻建雄等。

三、这样有深度的行走,能够请到有深度的人来做讲解,如真的懂武汉老建筑故事的万老师,尤其是麻建雄这样的原创作者和鄱阳街49号圣教书局的能够讲流利英语的设计和建造者,是最正确的行程策划和安排,也彰显了组织者的能力、影响力以及活动的超高的规格。

四、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汉口租界老城区了。看到汉口的老建筑被打围施工的尴尬场景,内心十分纠结。没有资本介入的时候,满眼的都是底层生活区的杂乱、无序,显得毫无生机、格调和未来。现在目睹巴公房子原住民被转移走了以后的寂静和荒芜,脑海中想象着资本重新打造后的将来,表面的光鲜其实也难掩饰失去烟火气后脱离原生态状态之无奈。还好,CECP以及很多有情怀的人已经并继续着对原生态生活的记录。对老去原住民生活讲述和口头传承记录工作的目标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加油!

五、中外濒危物质文化保护者、志愿者,尤其是年轻人对这项事业的关注尤其令人欣慰。特别是大家都集中注意力着眼于观察和思考保护资金的来源自己如何通过经营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平衡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通过情怀自身的价值获取大众流量,取得大众认可而活下去,如何在快生活社会用情怀吸引更多的不那么势利的人心甘情愿地为情怀付出、买单。这是一个古老而又超级现实的问题。

六、汉口,原生态状态下的老建筑,看一眼,少一眼。抓紧时间!

七、希望有机会,能以一个专业的现代建筑技术研究者、从业者的角度,和大家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投资效率”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老建筑和技术濒于濒危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池心怡

 

第一次参与CECP的活动,了解到有这么多民间爱好者在自发地参与城市文化与记忆的保护,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真的很欣喜,感到终于不再是一小群人在奋斗了。下午在万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江岸租界的老街巷,欣赏各式各样的老房子,既看到了圣教书局作为现代公共空间焕然一新,又看到了巴公房子老社区即将重建前老居民的悠然时光与不舍。晚上与荷兰学者Esther以及CECP的杨老师探讨了很多中国遗产保护的现状,遗产保护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非常感谢CECP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能一起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一些贡献。

 

程子璇

 

看到微信推文已经是活动当天了,在武汉读历史的我,看过汉阳造在创意与现实的挣扎,也谈访过昙华林母校前身华中大学老校址的残影,一直以来却唯独少有机会去汉口的租界走走看看,去聆听江汉关的钟声,感知老武汉真实的温度,这次错过了但是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人文行走和组织的各种活动!晚上迅速赶到中欧志愿者经验交流分享会,和志同道合的为文化遗产忧虑,为保护文遗这一事业所热忱的年轻人们,一起交换想法,畅所欲言,看到金钱社会和琐碎生活中还留存的一点人文情怀,收获了一个愉悦的夜晚,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

 

王卓

 

晚上的讨论我集中提问了几个我感兴趣的方向,这也正是我此行的目的。关于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到底是以开发促保护,还是先保护再谈开发?这个问题本质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通常来说,投资者显然更乐意看到实际的经济收入,而学者和相关社会人士却更看重后者。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的确占到主流,而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如何挑起还需要时间和经验来考验。

而杨老师在回答中提到文化不应当只是学者的空中楼阁和投资者的利益工具,更应该是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常态,这一点我深表认同。

这次的活动认识了几个同样对文化遗产保护感兴趣的小伙伴,也是不小的收获。但白天活动时间紧张,强度较大,导致晚上的活动不够紧凑。事前应提醒外国志愿者分享的时候稍稍放慢语速,以便听众理解内容和关键的术语。

 

 

后话

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物物脱旧换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必不可免的遗憾。走街串巷时,看着锈迹斑斑的大铁门,看着新旧砖墙掺杂的老式建筑,听着不断有人搬进搬出的事实,听着建筑周遭刺耳的施工声音,不禁感叹——曾经满载历史的东西正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

那些停驻于照片上却活于眼前的东西,就像“清明上河图”一般弥足珍贵,它们能让我们对曾经的武汉、对武汉人曾经的生活场景有所想象,哪怕只是想象,有时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要知道,有些东西,恐怕你连想象都无法拥有。

就如杨老师所言,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们应当明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设计有关,与创意必脱不了关系。将设计、将创意融入文化遗产保护这件事里,使看起来有距离感的文化遗产更富有趣性、亲切感,更能融入年轻人、甚至是孩子的生活里,更易于被他们接受,将是也一直是CECP成员、CECP志愿者甚至普罗大众的使命。

 

来源:CECP中国濒危文化保护者

责任编辑:吴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