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你当前的位置: > 创意城市人 > 老城·新生 >

沿江老建筑要“延年益寿” 外滩保护大咖来支招

来源:主页 发布时间:2017-09-25 10:31

  18日下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在汉作报告,对沿江历史建筑如何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

  阮仪三说,中国有许多大河穿城而过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沿江一般留有历史建筑,多为近代建筑。沿江历史建筑如何保护?上海外滩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上海外滩拥有多种风格的近代西式建筑,1996年11月就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外滩建筑的保护则很早开始。当时,外滩建筑只是外墙没怎么破坏,里面有的用作仓库、厂房,有的住着居民,很是破败。上海有关领导找到阮仪三,请他作外滩建筑群调查和保护规划。

  1991年,阮仪三领衔制定了《外滩保护规划》,他和专家团队制定了三条铁律:外滩天际线不准再提高;建筑的形式要考虑到左邻右舍和当时的特点;必须是名师大作。对于已经建成了且影响外滩天际线的周边几栋高楼,阮仪三建议“腰斩”,把建筑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完全拆除也不现实。

  阮仪三当时把保护建议写成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如今看来,上海外滩基本上留存了历史风貌,这得益于保护规划制定得早,严格执行和实施了保护规划,尤其是执行了外滩天际线不准再提高的铁律。

  在上海,阮仪三还设法保护了濒临被拆的四行仓库遗址。“二战”时来上海的3万多犹太人住过的提篮桥地区的历史建筑,经阮仪三力促保护,如今成为上海市第12个历史保护区。

  在阮仪三看来,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的保护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因此不仅要保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街区;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建筑是人活动的地方,体现在老建筑上的乡愁就是老建筑里人活动的痕迹。”阮仪三认为传统民居有它的原住民,要让这些历史传统延续下去。有些历史街区把原住民全迁走了,搞成旅游景点,就丢失了永续性。

  阮仪三指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需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来源:长江网 作者:万建辉

  责任编辑:吴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