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你当前的位置: > 设计服务 > 设计园区 >

武汉市文化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来源:主页 发布时间:2017-08-11 17:49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发展现状

  1、产业整体产业实力持续增强。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市GDP比重3.86%。其中,全市文化服务业、贸易业、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70.45亿元、23.63亿元、41.80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78.2%、9.7%、12.1%。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额的绝大部分,在行业中居主导领域。

  2、文化企业实力显著提升。截至2014年底,我市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4148户,从业人员21.94万人,全市拥有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文化企业422户,从业人员9.17万人,实现增加值195.98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五成。

  3、企业创新能力初步显现。全市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服务等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活跃,2014年,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3%,增幅居文化产业各行业之首。全市以建设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契机,形成了文化科技创新“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培育了14家市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35家示范企业。

  4、集聚发展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由小到大,由专营发展到特色驱动,逐步实现了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目前,武汉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28个,其中重点园区集聚文化企业近8000家,汇聚超过20万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特色。

  5、项目带动效应明显。全市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市、区共同策划、储备、实施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效应、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建成了汉秀剧场、电影科技乐园、武汉客厅等一批新文化地标,长江传媒大厦、武汉广电CBD演播厅、武汉中心书城等项目正稳步推进。

  6、政策体系日趋完备。为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关于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

  7、投融资机制逐步健全。组建文化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善著作权质押贷款支持机制,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盛天网络、道博股份等企业在主板市场成功上市,亿童文教、银都传媒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二)面临问题

  1、文化产业园区定位不清。目前全市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文化含量低,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该类园区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导向,进入园区的文化企业匹配度不高,产业链的上游、下游等没有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失去了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意义。

  2、文化产业企业融资难。受投融资体制限制,资金一直是困扰许多文化企业发展的难题。文化产业要大投入才有大产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智力和技术成果上,文化创意企业能做质押的物质性基础不多,向金融机构贷款受到种种限制,一些私募基金因担心风险大,投向文化产业的比重也较少,形成了资金瓶颈。

  3、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全市制定了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为重点项目、重点园区争取了许多政策,但政策落实力度,尤其是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二、下步工作计划

  1、加快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一是充分利用文博会、交易会和重大经贸活动、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文化产业招商。二是充分利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力量,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三是完善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推进长效机制,建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和定期调度,确保抓一个、成一个。

  2、加快发展壮大骨干文化企业。一是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同时精心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后备文化企业。二是遴选一批上市条件成熟的企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力争2016年再有一批文化企业登陆新三板。三要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积极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放宽民营企业的文化市场准入,完善金融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办法,全面激活民间文化产业的潜能。

  3、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一是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在园区规划中,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突出差异化、错位化,防止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二是形成产业链条。根据每个园区的定位,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文化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搞好上下游产品配套开发,拉长增厚产业链条,形成园区配套集聚优势,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三是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孵化器,将其培育成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重要载体。

  4、加快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渠道和形式,让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文化领域,不断壮大文化资本市场,更好地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和文化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演艺品牌。三是推动文化与互联网产业融合,进一步营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让更多有技术有能力的创业者投身到“互联网+文化”事业中来。四是继续培育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发挥优秀园区、基地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