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你当前的位置: > 创意嘉年华 > 广告设计 >

童谣入画,三镇温暖

来源:主页 发布时间:2017-01-09 16:50

  (长江日报 记者宋磊)“剃头三巴掌,不打不肯长”“好哭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一首首汉味童谣,是一代代武汉人的儿时记忆。这两年,我市画家萧继石以汉味童谣为主题,创作民俗风情画近40幅。
 

  5日上午,这些作品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展览现场,几位老年观众被作品感染,玩起儿时的击掌游戏,并在画前留影。“画汉味童谣,萧继石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因为这些歌谣是武汉非常珍贵文化传统。”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观展时感叹。
 

  萧继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十多年来,他一直围绕武汉民俗风情作画,老字号、风俗、小吃、民俗,都是他的对象。
 

  “麻脚蚊子长,出生在汉阳,吃喝在汉口,过角在武昌”,这首童谣生动反映了武汉的气候特征。过去武汉的蚊子,多在汉阳月湖一带滋生,夏天吹南风,蚊子顺风过河来到汉口,汉口人多,喜欢在外乘凉,所以“蚊子吃喝不愁”,等到秋天,武汉又多刮西北风,把蚊子赶到了武昌,这时它们的生命也近终结。萧继石说,一首童谣道尽三镇时空关系,太了不起,“画更应做到这一点”。
 

  儿时的童谣,在65岁的他心里一直记忆犹新。“月亮公公跟到我走,走到南山卖笆篓”,让他想起儿时跟父亲走夜路。题材上,他优先选择“最动人”的童谣作画。“背佗佗,换酒喝”“骑马嘟嘟骑,上街买糖吃”“打得螺打得螺,一鞭子抽上坡,两鞭子飞过河”。
 

  两年作画近40幅,颇费心力。不但要查阅大量资料,还原老武汉的服饰、生活道具,最难的是,表现人的浓情。有时,一张画要反复推敲一两个月。最终完成的作品,得让人玩味不厌。
 

  萧继石说,大街小巷时常传来清脆的童声歌谣,曾是武汉一道独特风景,“汉味童谣蕴含武汉特有的风土人情,我要继续画下去。”
 

专家呼吁:呵护汉味童谣


  (记者宋磊)“一摸光,二摸财,三摸四摸打起来……”,何祚欢串珠似的朗读,引发阵阵掌声。5日举行的《萧继石武汉老童谣画展》上,包括何祚欢在内的多位武汉地方文史专家前来参观,他们均表示,汉味童谣是武汉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需要传承、呵护。


  “汉味童谣渐渐离我们生活远去,这是一不小心发生的文化缺失。”何祚欢说,童谣自古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传统教育中,韵文是常见教材,在孩子们接触正统文本前,童谣是最好的启蒙教材,童谣朗朗上口,有趣好记,能起来润物细无声的巧妙文化影响。“武汉伢不但念童谣,还自创童谣,这对他们理解、运用音韵平仄非常有用。”


  武汉民俗民谣专家彭翔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已搜集的汉味童谣多达千余首,可分为游戏、生活、教诲、寄托、滑稽、社会、练语七类,反映武汉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汉味童谣中既包含历史典故,又有民间文化、知识,非常具有文化价值。”彭翔华举例,“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中,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张”指张献忠,“李”指李自成。歌谣中,“10个鸡蛋甩过江”也有说头,据彭翔华理解,“10个鸡蛋”相当于清代末年至过江渡轮开通前,武汉人用划子渡江的船费,相当于30个铜板,因为长江风浪大,对船只安全、摆渡者技术都是考验。相比之下,过汉水就便宜多了,只要一碗热干面的钱。“从中可见,当年武汉人过个江其实非常昂贵。”


  彭翔华说,汉味童谣折射武汉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充满丰厚的市民文化,“保护这些歌谣,就是保留武汉的文化基因”。